全球快消息!曲强:填报志愿,什么是真正的好专业
来源:环球时报时间:2023-07-06 06:51:18


(相关资料图)

又到一年一度填报高考志愿的关键时刻。比起选择高校,更多家长和学生纠结的是对专业的选择,因为这将影响到未来的就业方向。有人曾直言不讳建议选什么专业不选什么专业,但众说纷纭之中,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观念,这是笔者自身从学生到成为教育工作者一路走来的真实感受。

选择专业要因时而异。当今世界变化的节奏周期明显加快,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、技术的加速发展,许多行业的发展周期与热度基本在10到20年。几乎可以说,没有什么职业是永远不变的。一些人觉得当前某个行业就业前景火热、待遇较好,就纷纷挤向同一领域。从大学本科到硕博毕业,经过4到10年的学习后再进入工作岗位,他就很可能会遇到该行业的转型期,需要学习新的技能或者调整新的岗位。

十多年前,计算机、生化环材、旅游管理、外语外贸等都是人头攒动的热门专业,但经历周期调整后,这些曾经的过热专业有不少已经在就业市场上回归常态。反之,上个周期相对冷门的一些专业,如航天科技、农林牧渔、食品安全、外交国关、养老护理、传统文化等则开始悄然走热。还有很多新兴专业,像当前热门的电动汽车、网络电竞、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等,其中有不少是近几年才出现的,这都是很难预见的。

即便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热衷的考公考编,也并非可以一劳永逸。上世纪80年代,有不少人挤破头想进入国企工作,因为当时国企员工待遇最好,但90年代后期国企改革调整期,出现大范围下岗、内退、减薪等状况;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体制工作时,当时不少人觉得粮油、供销、铁路、地矿系统等待遇较好,但它们在20年后也大都回归均值,有的系统甚至被转企或撤并。当今社会的一条不变规律即是,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。

选择专业要因人而异。小马过河的故事就很有意义。一些社会培训机构称,某些专业岗位好或不好,往往是基于他们自己观察到的有限数据。每个行业和岗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,在每个行业与岗位中总有成功的人。同样,某个职业,不适合这个人,也许适合那个人。评价一个专业和岗位的标准是多元的,没有好与不好,只有适合与不适合。工资待遇等,只是其中最显性的一个维度,我们称其为丰裕性。此外,岗位带来的归属感、意义感、荣耀感,我们称之为荣誉性。还有,俗话说“事儿少,离家近”的岗位,有轻松、安稳、舒服的舒适性。一些人只看到一个岗位的丰裕性,但真正参加工作后,很多人会发现,也许自己更在意工作带来的荣誉感,或者工作本身的舒适性。没有任何工作能同时具备这三个属性,有所得就要有所付出。符合自己最在意的一两个属性的职业,并且不介意在其他方面放弃一些东西,那它就是很适合自己的工作了。

最后,还有几点启示。第一,大学起步时选择什么专业,并不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高低。多变的社会中,唯一不变的就是要不停地学习,不停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,保持对未知事物的热情和兴趣。从我近几年的工作内容看,和读书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没有直接联系。大学以来习得的种种“杂学”,如今变成自己的底层知识和思维方式,它们不断叠加形成极大的复利效应,丰富了对社会事物的认识,为迎接新的工作挑战提供了优势。

第二,重视自身的真实想法。经济技术周期不停变化,但成年后一个人的心性则是相对稳定的,与其从众选择一个暂时为人所羡慕的专业或人云亦云的好岗位,不如正视本心,选择一个自己长期热爱、具有长期意义的工作。长期的热爱才是最好的定力与动力,对个人而言,也只有自己热爱的才算得上真正的好专业。

第三,如果对某个专业工作领域感兴趣,可以多向这个领域的从业者进行请教,或查阅该领域的相关书籍或专业网络论坛等,而不是人云亦云或偏听培训机构的介绍。只有真正做过才有发言权,他们才最了解这个行业的真实细节。(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经济研究员)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