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久,北京日报客户端刊发“调查|下凹、凸起、震响……井盖的这些‘病’谁来治?”,报道了道路上有不少“生病”的井盖,引发广发关注。有市民建议,用智慧井盖或智能井盖化解道路上井盖的凹凸不平、震响、位移等问题。
(相关资料图)
记者调查发现,近年在北京一些道路和居民小区安装的智慧井盖的确普遍齐整,但主要管理的是监测井内状况。智慧井盖要大范围铺开,还需跨越产权、资金、技术和后期维护等几道关。
志强北园小区多个井盖都平整牢固。
更平整
凹凸震响“病”少见
工作日下午,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街头车来车往。随着一辆辆汽车驶过,道路上偶尔发出“哐当”的井盖响声。据公开报道,早在几年前,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将辖区内所有的通讯井盖升级为智慧井盖,并加装二维码铭牌,方便巡检人员的养护工作。
记者看到,如果仅凭肉眼观测,智慧井盖和普通井盖相差不大,没有外观材质上或者形状上的明显区别。据了解,不同的是,智慧井盖下方安装了“高科技”传感器或监测仪,在旁边区域附带一个二维码,并在下方标注出每一个井盖的位置、编号、运维人员联系电话等信息。
在荣京东街和永昌中路相交的十字路口,一共有不同权属单位的井盖约12个。其中,有一个井盖旁的十厘米处,就有一个“小盒子”,不过其中的二维码已不见。沿荣京东街行走,在主路和辅路上,每隔一段就能看到附带二维码的智慧井盖。记者观察发现,有二维码的智慧井盖普遍比道路其他井盖要平整,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,井盖周边路面也保护良好。每当小汽车和单车车轮碾压时,也没有听到有“哐当”的震响。
荣京东街上,智慧井盖配备了二维码。
荣京东街上,部分智慧井盖平整但二维码不见了。
平整安静的智慧井盖,在朝阳大望路商圈、海淀志强北园小区内,以及大兴黄村西大街地铁站外等等也存在。大望路大望桥下的智慧井盖,同样与普通井盖相差无几,没有专门的文字或标识提醒,一般人很难辨别。而作为海淀区“首个5G智慧小区”,此前报道介绍,志强北园小区内所有井盖都在下方加装了传感器,一旦井盖发生位移,就会立刻给维修人员报警。记者在小区走访发现,绝大多数井盖表面都平整,且井周路面维护良好。
人们经过大望桥下一个智慧井盖。
调查同时发现,有的智慧井盖在“服役”几年后,相继出现了小问题。在荣京东街上,多个智慧井盖的二维码不翼而飞或者被污浊遮挡。黄村西大街地铁站外可以播放视频的智能视窗井盖,如今则直接“黑脸”,扫描下方二维码,弹出的是“出了点小状况,请稍后再来。”
黄村西大街地铁站外智能视窗井盖“黑脸”。
功能多
更多监测“井内病”
智慧井盖能不能用来解决道路上的凹凸不平、震响等“病井盖”呢?调查发现,智能井盖背后通常是一套物联网系统,可防止井盖故意打开、丢失、位移、损坏等。而相比于井盖表面的凹凸不平或震响,智慧井盖更多是负责监测和报警“井内病”。
记者梳理发现,在多个已投入运行的智慧井盖项目介绍中,“预防被盗丢失”“防止井盖破损、移动”“井盖内水位监测”“有毒气体监测”等都是高频词,并未见到有智慧井盖可及时发现井盖凹凸不平或震响,而立即报警的介绍。
这一点,在相关设备商方面,得到了变相证实。其中一个原因,是井盖下沉、凸起或震响的问题很普遍,解决成本也偏高。目前在北京已成功交付运行的智慧井盖背后,有多家不同的设备厂商,记者先后联系并采访了为两个不同区提供设备和系统的厂商。
“我们智慧井盖的功能,主要是实现防止井盖开盖、位移、倾角过大、井下有毒和可燃气体浓度、井下水位等的监测报警。”一家为某区提供了数百个智慧井盖的设备厂商介绍,不同权属的井盖、不同的场景会有不同应用,具体要实现哪些功能,可实地考察后定制。“井盖不平整、不稳或者震响的情况,路面上百分之八九十的井盖都有。如果要通过井盖下安装传感器去解决,是可以实现的,但造价会很高,因为要使用相当精确的传感器。”
另一家企业负责人,给出了类似的说法。他表示,智慧井盖的基本功能包括远程开关锁、监测井盖破损、井盖地下气体和水位等。如果要监测井盖下沉或凸起,井下环境允许的话,可以直接安装传感器,而后设定好安全数值,超过数值就可自动报警,以便维修。安装传感器是否顺利,要看具体路面环境,有时井盖下沉或凸起,与道路挤压变形、破损有关,不全是井盖问题。
采访发现,智慧井盖功能很多,但目前主要还是监测“井下病”。这背后,不是简单装一个传感器即可实现,“它属于物联网,是一整套复杂的解决方案。要有传感器、手机端系统、后台运行系统、监测大屏等。”上述一名设备厂商表示。
怎么装
要解决三个坎儿
调查发现,无论是解决井盖的凹凸不平或震响位移,还是监测井盖破损、丢失,井内的气体、水位等,安装智慧井盖,都需要跨越资金、技术和运维等多个“坎”。
资金层面来说,由谁来出钱是一个问题。采访中,多家设备厂商出于种种原因,均未直接给出智慧井盖的价格,表示需实际考察后才能报价。但也有厂商介绍,带上述基本功能的智慧井盖,“9500元左右一个井,包括井盖和后台的监测报警系统。”由于不同井盖牵涉的产权单位不一,不小的安装资金,就成了一个问题。
更大的“坎儿”,是技术层面。目前,市面上能够提供智慧井盖解决方案的厂商有多家,如何选择合适北京城市道路实际情况的更重要。“井盖下的传感器,安装技术就很考验人。是在井盖上打孔还是粘胶,使用寿命不一。另外,井下气温和环境复杂,要考虑如何在严寒条件下过冬的问题。”一设备厂商工作人员介绍,不少南方厂商提供的传感器到了北方城市,“一到冬天就趴窝了,无法工作了。更不用说怎样减少误报,实现精确报警了。”
此外,还有后期运营维护层面的“坎”。采访发现,即使安装了智慧井盖,平时的报警后检修,也是由井盖原产权单位或权属方自己的队伍来负责。而设备本身的后期维护,则是由设备商负责。就井盖下方安装的传感器设备来说,其自备电源的技术水平也不一,使用寿命短则一两年,长则约三年。设备后台监测系统的使用,一般也有两种方式,要么使用方单独购买监测系统,要么使用设备厂商提供的系统,绑定运维检修人员的手机后,就可随时实现监测报警。“所以,智慧井盖解决方案,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,没有那么容易,所以不便宜。”
看未来
尚缺乏统一政策
数据显示,截至2019年底,北京全市共有井盖类设施335.02万套。2020年,北京市共完成治理病害井盖1.5万余个,换装智能井盖3.6万余个,大幅提高井盖治理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。未来智慧井盖会不会大范围普及,能否成为解决“病井盖”的一个重要方式呢?
北京市城管委一名工作人员说,此前城市建设中,很多单位都有铺设管线和井盖。包括排水、自来水、通信、燃气等等,不同井盖归不同的部门管。“目前井盖主要还是各负责单位在管理维护,市民有关于推进智慧井盖建设的建议,可直接拨打12345热线反馈。”
“推进智慧井盖建设,确实对于我们以及市民发现解决井盖问题,都会很方便。但是目前,我们主要还是在靠人工排查。”朝阳区一位负责道路井盖维护的工作人员表示。
海淀区城管委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正在推进区内的智慧井盖建设,当前各区的做法也不尽一致。仅海淀,就有各类井盖29万多个,数量很多且涉及产权单位特别复杂。“已知的能找到产权单位的,大概只有十来家,还有很多是随着城市建设而废弃掉的,也要逐步排查。今后怎么处理,要继续论证。市里也还没有出一个正式意见。”
“智慧井盖的解决方案,说到底主要是谁出钱的问题。一种是由城管委统筹牵头来做,另一种也可以由各产权单位来做,比如通信、电力、燃气等。”某设备厂商负责人表示,井盖牵涉不同权属方,如果逐一对接,过程往往比较慢。“我们更希望通过城管委来统筹对接,有统一的出口,效率会更高。”
关键词: